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潜游大堡礁,自由探索让人惊叹不已的海底世界
潜游大堡礁,自由探索让人惊叹不已的海底世界
大堡礁纵色彩斑斓,美丽无限,是澳洲的标志性景点。凯恩斯是去往大堡礁的最著名的入口据点,去大堡礁就是为了看色彩斑斓的海底珊瑚世界和各式各样的热带鱼,所以潜水是不能省的。
潜水有两种选择,如果你是初次参加潜水,那可以参加当地的潜水训练course,一般会到设备比较齐全的岛上或大的潜水船上,享受潜水乐趣的同时还可以拿到有效期不等的PADI潜水执照,缺点是时间比较长,至少三天到一周;如果你已经有潜水执照了,那恭喜你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了,你可以参加一些比较专业的潜水团,这些团一般是当地的专业人士或潜水俱乐部组织的,出海到比较偏远的珊瑚海域活动,水下的风景非常丰富,潜水活动也比较专业,比较自由,还安排有比较刺激新奇的体验。
船长向我们介绍船上的设施和在船上的规矩,出港了,漆黑的夜色中,坐在船头的海风里,感觉船在海浪里起伏,眼前是漆黑的海水和夜色,让人有被无边的黑暗吞噬的恐惧,头顶却是我此生见过的最密集的繁星,从来没想到肉眼竟可以看到这么多的星星。
早上起来,走到甲板上的清新空气里,船正处于自动巡航状态,在泛着霞光的深蓝黑色大海上破浪前进,真是新奇难忘地体验,准备气瓶,一个一个地把钢瓶接到空压机上充入压缩空气。接着又把几套的潜水装备:保温潜水服、铅腰带、蛙鞋、充气夹克、面镜、呼吸器等一一展开分组铺在甲板上。干完活儿回舱里吃早饭,烤面包片、牛奶咖啡、花生酱和苹果。
8点多,船停珊瑚礁附近,Groof介绍说此处距大陆超过了120英里。这里的海水呈浅蓝绿色,极其清澈,看起来这船犹如悬浮在空气中一般,水下一米多深处,五颜六色的珊瑚正密密麻麻地铺开来。
船开到第一个潜水点处,教练帮我往里弄了点水才穿上,又围上铅腰带,穿好蛙鞋,戴上面镜,背上气瓶和呼吸器。
我们跟着Groof和Rum下水,向深处游去。热带海洋的海水非常温暖,能见度很高。周围是一片浅灰绿色的氛围。Rum做手势让我停止下潜,顺着山坡继续下潜到将近30米深处。周围,繁茂的珊瑚伸出长长短短的触手随着水流挥舞,珊瑚丛中,各式各样,成千上万条大大小小的鱼往来穿梭,
来到第二个潜水点,这是海底的一座很大的锥型珊瑚礁,从水下30多米处一直上升到离水面3米处。这回他们让我跟着一直到了20多米的海底,然后绕着这堆礁石盘旋上升,一样是无数的彩色的鱼和奇奇怪怪的生物。两条蓝黑色的鳐鱼正扇着翅膀,拖着又细又长的尾巴从我们身下滑过,还看见龙虾把身体小心地埋进海底的沉积物里。此处的珊瑚更加多姿多彩,还看到几种大型的珊瑚虫,仿佛身上插满了彩色的软管。置身此处犹如倘佯在国家地理的画卷里。此处潜了一个多小时,绕着珊瑚礁转了四圈,穿过了一条珊瑚隧洞。
中午船开到露出水面的礁盘附近,我们跃进水里游泳上岸。这是一个被细碎柔软的珊瑚沙覆盖的纯白色的小岛,我们就坐小岛上吃午餐。有时候海水淹过来,就把盘子浮在水面上,撒一点食物在水里,立即引来无数的鱼在身边游来游去,真的很有趣。一不小心,海水进到盘子里了,只好吃很咸很咸的海水饭了。
午饭后,船开到礁盘的边缘,这里有一处很宽的珊瑚墙,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垂直插向无底的深海,这里是潜水爱好者的挚爱处,可以向下挑战自己的极限。我们每人背上两个氧气瓶,下水了。我依然停留在20多米的深度,抬头往上看,明亮的阳光穿透海面直射下来,变成了蓝色,周围的亮度明显不如上两次,身体下边好像是无底的黑暗深渊。我们的船就悬在头顶上方。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闯入一个热带鱼群之中,成千上万的几寸长的热带鱼密密麻麻游在身边,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非常整齐,好像有人指挥,宛如在举办一场舞会。鱼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中一闪一闪的反射着白光,如同无数的雪片在身边飞舞,不时有鱼从我裸露的皮肤上擦过,那感觉真的很奇妙。在鱼群里游了几分钟后,这群小鱼如一块舞动的绸缎飘进蓝黑色的深海,消失得一条也不剩了,就如同它们忽然出现时一样。此处我下潜到90英尺,约27米,是我的最大深度了,两瓶气都差不多用完了才浮上来。
上船后Groof张开三角型的帆,借助风力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另一处珊瑚礁。Groof从冰箱里拖出一桶事先准备好的鱼块,洒到海里,不一会儿,船周围就聚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鱼来吃食,很明显有几条是鲨鱼,身体超过3米长,好像不是那种恐怖的大白鲨,还有黑色的一米多长的剑鱼。其他几个人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跳到海里和鲨鱼同游。
夜幕终于降临了,每人背上一具强光水下聚光灯,一起跃入黑漆漆的大海。夜间的潜水的确感觉不同,眼前被灯光照亮的地方依然是繁茂鲜艳的珊瑚,鲜活的各式各样的海底生物,而背后则是巨大的黑暗紧紧跟随,其中仿佛隐藏着无数的危险和恐怖,无处可逃。我们几个人手中强光提灯所射出的光束在不远处即被黑暗完全吸收,我们象是几只萤火虫在暗夜里挣扎飞行,让我感觉到自身的微不足道和自然界的强大神秘。游了一段时间后,身心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慢慢放松下来,并融合到这黑暗中,很奇妙的感觉。这种兴奋、惊悚又放松的感觉真的很美妙,现在还让我回味。
http://jeditv.com/oceania/australia/%e6%bd%9c%e6%b8%b8%e5%a4%a7%e5%a0%a1%e7%a4%81%ef%bc%8c%e8%87%aa%e7%94%b1%e6%8e%a2%e7%b4%a2%e8%ae%a9%e4%ba%ba%e6%83%8a%e5%8f%b9%e4%b8%8d%e5%b7%b2%e7%9a%84%e6%b5%b7%e5%ba%95%e4%b8%96%e7%95%8c/
蒙特利尔,北美的巴黎,充满浪漫风情的华美之城
素有“北美巴黎”之称的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蒙特利尔旧城区
旧城区是蒙城旅游的主要景点,东西以贝里街和麦吉尔街为界,南北以胜圣罗伦斯河与圣杰克街为界的一个区域,位于圣劳伦斯河畔,很多著名景区汇聚与此,
游荡在旧城区繁忙的港湾口,装扮华丽,披着鲜花的观光马车,不时驶过精妙绝伦的法国景观和古老城堡间,清脆的马蹄声洒着一路铃声,踏出了满街的喜色和春意,仿佛要唤回欧洲人闲情逸致,诗一样的古老风情。
漫步街头,闪烁、跳跃、变幻、翻移的光芒,让人迷惑,让人晕眩。 无论是精巧细致、优美华丽,还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每一个建筑设计,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总令人百看不厌,赞叹不已,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各种的文化活动或艺术节日至今不但是北美洲之最,甚至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每年总有超过百万的爵士乐迷涌入这个城市聆听一千多个乐团的表演。
蒙特利尔市政厅
建筑以法国图尔市政厅为蓝本,同时在屋顶设计上添加了当时比较主流的新装饰主义风格,也修改了原有的板岩屋面材料,改用了铜制屋顶。这个建筑由于布满建筑历史时代发展的烙印。
蒙特利尔高地
Plateau Mont-Royal:传统的法裔聚居地,也是时尚和创意的代名词。“Plateau”在法语中是“高地”的意思,高地区就是位于皇家山的脚下,由Rue Saint-Denis和Rue Saint-Laurent平行包围的区域,是一块较高的台地,也因此而得名。高地区的住宅并非以华丽取胜,而是以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弯弯曲曲的黑色铁梯,不同色彩的屋顶墙壁、甚至是精心彩绘过的玻璃窗,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想瞧个究竟。
拉封丹公园
La Fontaine Park。这个公园是蒙特利尔著名的公园之一。占地面积约40公顷,是体验魁北克当地生活文化的绝佳去处之一。拉封丹公园内有两个相连的池塘,并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喷泉和瀑布。
拉封丹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露天剧院,因为每逢夏季,这里经常会上演一些以当地文化生活为背景的戏剧。拉封丹公园也是魁北克人举行集会等的聚集场所。
旧港
Old Port:老港是蒙特利尔老城的代表和缩影,历来是游客来蒙城的首选旅游景点。没来过老港就算没来过蒙城。 老港最早是作为法裔人来到加拿大时皮毛交易的港口,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游客在老港会发现,它和旧上海有许多绝妙的共同之处:四通八达的国际大都市;色彩缤纷、风格迥异各式欧陆建筑点缀其间;用上海"冒险家的乐园"的称号去描绘蒙特利尔更是恰如其分。蒙特利尔从一个小港湾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和贸易中心的历史,就是一个法英和其他族裔定居者在这块土地上探求、寻觅、安居和繁衍的历史。
蒙特利尔圣母院
号称北美最大的教堂,与巴黎圣母院(Notre-Dame)同名的蒙特利尔圣母院,在建筑风格和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有所区别,蒙特利尔圣母院的新哥特风格更多表现在装饰效果而非建筑结构上,圣母院内的多层圆弧形尖顶、拱廊、玫瑰窗和钟楼尖顶都是吸收了哥特式建筑元素的杰作。
蒙特利尔圣母院的玻璃窗上绘有彩色的圣经故事和350多年的教区历史,以胡桃木和金叶装饰的墙壁上有精致的彩色雕刻和绘画,整个教堂内部主要以深蓝、天蓝、红、银和金的色调装饰,顶部还有用金滔制成的星星。圣母院中还有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等宗教艺术品。蒙特利尔圣母蒙特利尔圣母院西侧钟楼上的大钟是北美最大的钟之一。
罗亚尔山公园
罗亚尔山公园坐落于市区中心海拔两百三十三公尺的皇家山坡顶,是市内最大和最好的公园,罗亚尔山公园辟建于1876年,由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世界知名设计师奥姆斯特德所设计,全园满覆绿树,小鸟啾啾,调皮的松鼠跳跃其间。
从山顶的几座瞭望台俯望,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街道、圣劳伦斯河秀丽的姿容,都可一览无遗。公园最上部有马车作交通工具,一九三二年所建筑的观景山庄是观赏市区的最美角度,从水平方向眺望,可以看到帷幕大厦玻璃映现出的朵朵云彩,高耸的办公大厦像是钢筋水泥筑成的峭壁;波光粼粼的圣劳伦斯河上,一座座大型的金属拱桥,两岸车辆川流不息。
喷泉公园是皇家山地区最主要的绿地,公园占地四十公顷,园内有两座人工湖,湖畔枫树围绕红黄枫叶惹人心醉,是蒙特利尔最美的赏枫胜地。沿着湖边还有散步道和单车道,很适合野餐。皇家山上可以饱览整个Montreal的景观。一定不能错过。
加拿大受法国的影响颇深,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政治文化,都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感受到浪漫的风情。
http://jeditv.com/north-america/canada/%e8%92%99%e7%89%b9%e5%88%a9%e5%b0%94%ef%bc%8c%e5%8c%97%e7%be%8e%e7%9a%84%e5%b7%b4%e9%bb%8e%ef%bc%8c%e5%85%85%e6%bb%a1%e6%b5%aa%e6%bc%ab%e9%a3%8e%e6%83%85%e7%9a%84%e5%8d%8e%e7%be%8e%e4%b9%8b%e5%9f%8e/
北海道自助游,乘梦幻快车到童话中的雪国世界探险
凌晨的扎幌,街上一席新雪,踩着它,才相信这是北海道。兴奋地站到路中央,举起相机留下记忆。到旅馆放下行李后,去看附近的一个“清华亭”,以为那亭子跟清华大学有啥渊源,但很遗憾,原来就名字有点象,其它根本不沾边。清华亭的院子积雪较深,有些地方没过2个脚腕,一不小心雪就滑进了鞋里,潮辘辘的。
朝里背山对水,是一个温泉乡,此外还拥有朝里滑雪场,不过这些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下车,只为在这陌生小镇,四处逛逛,摄下点山水。北海道的建筑相对本洲,就是显活泼开朗,富有浪漫气息。看朝里不少小屋外墙漆成金黄,淡红,等鲜艳色彩,就能体会到北海道的不同。
函馆山是函馆市内唯一的山丘,海拔334米,其山顶是俯瞰函馆夜景及津轻海峡风光的最佳地点。函馆的夜景与香港维多利亚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夜景并称为“世界三大夜景”,是函馆观光不可错过的内容。函馆山夜景的精彩之处在于城市的两边呈现出两条弧形的海岸线,闪烁的都市灯光与黑暗的海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妙迷人。
坐上小樽方面的车,漂亮的观缆车,平静的港湾中泊着各式游艇,路上铺着厚厚积雪,碧海映着蓝天,天边的云柱从海的尽头奔涌而出翻卷着冲向天空,似乎象一个云的波浪,向陆地打来似的。
走到小樽运河。其实后来发现一路有不少值得看看的日本历史文物,小樽运河沿河岸以北为一旧式仓库群,这些建筑作为文物被保留下来,现在多改成了小饭店、小酒店。运河不宽,估计20米,两岸覆着雪,可惜没有放置介绍照里的冰灯,否则一定很晶莹。
从小樽车站到天狗山滑雪场有巴士运营,站在终点站的巴士停车广场上,可以俯视被海洋包围着的银装素裹的小樽市,风景美丽绝伦。就算不滑雪,也值得找个天气好的日子,到这里看看小樽的全貌!当然如果滑雪的话,能登上山顶,享受更多美景。
旭山动物园是日本最北端的动物园,同时也是日本最大规模的极地动物园。旭山动物园以独树一帜的动物行为展示方式而闻名,通过展厅的独特设计,让动物在相对自由的饲养状态下展示自己本能行为的同时,还能让游客无障碍地观看到动物的自然状态。
南千岁车站外面风景不错,远处矗立着一山型似富士山的大山,一路风貌类似河北/内蒙古的草原,只是树林更多些。气温比扎幌-小樽高不少,积雪少许多,不少圈栏的牧场,马儿休闲的在吃草。这里的房间的密度也比发达地区低的多,地形大开大合,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日本。疏密的农家房,点缀着通往远山的草原。房门面对深邃浩瀚的太平洋,后院可以遥望白雪覆盖的庞大山体,原来日本也有这样的浪漫所在,绝对不输世界任何地方。当时的停车站是“锦冈”,地如其名!
洞爷湖是日本最北端的不冻湖,冬季也不结冰。春季湖畔樱花盛开,夏季晚间会燃放烟火,秋天层林尽染。来这里乘船游湖、在湖中岛上观赏梅花鹿,湖南岸的温泉街有许多温泉旅馆,泡泡露天温泉,看看美景,很惬意。
洞爷湖位于北海道西南部,是一座火山湖,这里一年四季荡漾着清丽的湖水。湖中央的中岛上生活着不少可爱的梅花鹿,还有一座森林博物馆,可以乘坐观光船上岛。湖的南岸则有洞爷湖温泉、有珠火山和昭和新山等观光游玩点,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你可以在洞爷湖温泉街乘坐洞爷湖游览船来欣赏这里的湖光山色,往南眺望有珠火山和昭和新山,天气晴好时能向北远眺形似富士山的羊蹄山。
到虎杖浜后,决定去温泉风吕场。日本的温泉浴室大多是由一些宾馆或者小旅馆经营的,你可以进去洗一个澡,但不住宿,这样的话很便宜,一般500日元左右就可以了。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皮肤上混合着温暖泉水与冰冷海风的刺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混合着泉水幻出的蒸汽。时不时有几只海鸟展翅掠过,下午时分,天上还掉下片片雪花,溶解在你身边。我赤裸着身体,面对大洋,开始啃先前在便利店买来的清香诱人的红富士苹果,然后开始品尝夹着鱼子酱的米饭团。只有在北海道,才能感受日本少见的浪漫、清闲与惬意吧?
富田农场是富良野薰衣草的核心景区,以波浪状的彩色花田与不同品种的薰衣草花田相结合的园艺景观而知名,农场入口处有富良野特产的甜瓜、蜂蜜布丁、薰衣草布丁、甜瓜味冰淇淋和薰衣草味冰淇淋等风味出售,还有长桌椅可供休息和饮食。此外,农场内还设有礼品商店,出售薰衣草干花、精油、香水、化妆品、香枕等以薰衣草为原料加工的富良野特产。
北海道的美不需要粉饰包装,想要让心胸开阔么,那来北海道吧!
http://jeditv.com/asia/japan/%e5%8c%97%e6%b5%b7%e9%81%93%e8%87%aa%e5%8a%a9%e6%b8%b8%ef%bc%8c%e4%b9%98%e6%a2%a6%e5%b9%bb%e5%bf%ab%e8%bd%a6%e5%88%b0%e7%ab%a5%e8%af%9d%e4%b8%ad%e7%9a%84%e9%9b%aa%e5%9b%bd%e4%b8%96%e7%95%8c%e6%8e%a2/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德国海德堡,中世纪古典学城,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海德堡,是一副描绘中世纪古城风貌的风情画卷:巍巍的青山环绕着尖顶错落、石径幽深的老城,内卡河带着来自黑森林的气息穿城而过,将老城一分为二,斑驳沧桑的古堡残垣在夕阳余晖中静静盛开……就像一个身处中世纪时光中不愿醒来的梦。
位于内卡河畔的海德堡,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也是一个适宜用行走来感知的城市。无论是从俾斯麦广场出发,沿着内卡河河畔一路向九孔老桥走去,一路欣赏着圣人山的风光,还是迷失在老城区那曲折幽深的巷子里,亦或是诗意地漫步在哲学小径上,寻觅黑格尔、席勒等人曾经的痕迹,隔岸眺望古堡废墟,都会让你轻易地喜爱上这个今朝是画,未来如诗的地方。
海德堡大学
海德堡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拥有着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因此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学者前来,出过众多诺贝尔奖得主。
但有趣的是,这样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最有意思地方反而禁闭室。数百年前,海德堡的学生享有治外法权,如果不是犯下相当严重罪行,即便当地律法都对其束手无策。毕竟不是真的监狱,学生们白天还是要回去上课,晚上才进入禁闭室,头三天禁饮食,后期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也不禁止他人探望,自然很快成了他们新的游乐场。甚至于当时很多学生都觉得,求学期间不被“关押”一回,人生都不完整。于是很多学生故意惹事生非,争取成为这里的短暂住客,而百无聊赖期间,就以在监狱的墙上涂鸦为乐,几百年间这里被涂了又涂,层层叠叠,让如今的我们也能一窥曾经的岁月。
海德堡城堡
“残破而不失王者之气,如同暴风雨中的李尔王”。
在海德堡的很多地方,只要视野开阔,一抬头就能看到王座山上静静守护着这个城市的海德堡城堡。这是一座美丽的大城堡,也是一座满目沧桑的城堡遗址。我们坐着攀山小火车前往王座山,出了车站没多远,就能看到巨大的遗址群。
城堡中仍旧存留的最古老的建筑鲁普莱希特宫是选帝侯莱希特三世于1400年前后钦定建造的。在普法尔茨继承权争夺战争中,其附属建筑及塔楼于1693年被摧毁,因此此地废墟成了整个时代德国罗曼蒂克的象征。
在海德堡城堡里可以找到许多浪漫主义的印记,比如那缺失了城墙的城门,是弗里德里希五世为了庆祝伊丽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内完工,寓意幸福,便也成了海德堡人心中最受欢迎的婚纱取景地之一;城堡里关于歌德的故事更是不少,尤其是他和比他小35岁的情妇,银行家妻子玛丽安娜·封·威廉姆的风流韵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据说歌德曾和玛丽安娜·封·威廉姆在海德堡幽会三日——这可是正正经经有史记载的。
但海德堡城堡最诗意的,是你可以在这个欧洲最优美的宫殿遗址上,俯瞰到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充满市井气息的老城区,遍布大街小巷的老酒馆,蜿蜒的内卡河,古老的九孔老桥,走过无数学者和诗人的哲学小径……这里实在有太多理由值得被人宠爱,好似你所能想到的最文艺的东西都能在这儿找到,也难怪歌德会说他将心儿遗失在这里。何止是歌德,雨果说:“我来到这个城市10天了,而我不能自拔……”
主街
主街是海德堡老城内最重要的街道, 西起俾斯麦广场(Bismarckplatz),东至卡尔广场(Karlsplatz)的区域内,皆为行人步行区。这条长1.6公里的步行街,集中了老城内主要的购物、餐饮场所,也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之一。主街的路由卵圆的石板铺成,狭窄蜿蜒,它成形于中世纪,但两旁的建筑大都毁于17世纪末期法国入侵的大同盟战争,后来修建的房屋多为巴洛克风格。
老桥
老桥的正式名字为Karl-Theodor桥,是1788年修建这座巴洛克式石桥的选帝侯的名字。这已是自古罗马时期以来,在这个位置上的第九座桥梁,也是现今海德堡地区内卡河上最古老的桥。这座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为步行桥,可以仰望城堡。桥上的雕塑南端为选帝侯KarlTheodor,北端为智慧女神(为歌颂选帝侯对艺术与科学的支持)。桥的南端为桥门,15世纪遗留的两座28米高的圆塔是老桥最古老的部分,桥门最早是用作收取“过桥费”的。
哲学家小径
哲学家小径,也可以称为哲人之路,在海德堡内卡河以北,圣山(Heiligenberg)南坡的半山腰上,是一条约两公里长的散步小径。因其风光宜人,又静谧适合思考,在历史上颇受教授、学者和哲学家们的喜爱,他们经常于此地徘徊,捕捉思想的灵感。现在,小径仍然是隔岸俯眺海德堡老城的好地方。
大自然赐予了海德堡迷人的妩媚和气韵。山的沉稳,水的灵秀,无边的景色充溢着这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城市。诗人荷尔德林深情唱诵海城山水:“在你的山谷里,我的心儿从睡梦中醒来。面对着生活,你的波涛在我的周围嬉戏。”
http://jeditv.com/europe/germany/%e5%be%b7%e5%9b%bd%e6%b5%b7%e5%be%b7%e5%a0%a1%ef%bc%8c%e4%b8%ad%e4%b8%96%e7%ba%aa%e5%8f%a4%e5%85%b8%e5%ad%a6%e5%9f%8e%ef%bc%8c%e6%b5%aa%e6%bc%ab%e4%b8%bb%e4%b9%89%e7%9a%84%e5%8f%91%e6%ba%90%e5%9c%b0/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一路向南,世界的尽头的人间天堂
巴塔哥尼亚高原几乎包括了阿根廷本土南部的所有土地,大部分区域是由荒漠和草原覆盖,但是在靠近安第斯山脉附近,由于冰川时期的影响,使得这里留下了非常多的冰水湖和河谷。整个南美湖泊贫乏,但在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东侧,冰蚀湖、冰碛湖众多,大大小小多达300多个,构成南美唯一的重要湖群。阿根廷人在此蓄养大量牛羊,据说牛羊数量是人口数量的十倍,说阿根廷是站在牛背上的国家一点也不为过。由于自然环境优越,牛羊都是散养在外,孕育出世界上最美味又最便宜的牛排。
说起巴里洛切,其实是一个坐落在阿根廷西部安第斯山麓的小镇,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巴里洛切城海拔770米,顺山势而建,城内建筑多为尖顶的木结构房屋。这里是四季咸宜的旅游胜地。夏天山上林木茂盛,可以骑马猎鹿,尽享回归自然之乐。冬天,巴里洛切又变成滑雪者的天堂。居民以德国、瑞士、奥地利移民后裔为主,建筑风格也沿袭了其欧洲故国的传统,因而有“小瑞士”的美称。
而整个这座小镇,又地处于纳韦尔瓦皮国家公园内,说起这座国家公园,对于阿根廷人来讲其象征意义不亚于美国人心中的黄石公园。因为它是阿根廷第一座国家公园,总共规模超过一万一千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阿根廷休闲度假之都。
公园地处安第斯山麓,多高山高原湖泊,是地球上第三大淡水储备地区。高原湖泊也主要是由来自于安第斯山脉的冰川融水汇聚而成。在各大湖畔都有相对于设施完备的露营地,可以在公园内野营,划船,登山,骑行等各种户外运动。内容相当丰富多彩。
位于南美洲南端智利火地岛乌斯怀亚的西南方,是一条从东部的大西洋,跨过阿根廷、智利两国到西部太平洋的水道,全长三百二十公里,最宽处约十公里,最狭窄处只有一公里。比格尔海峡景色优美,海浪不大,海峡中凸出的几个小岛,是企鹅、海狮、海狗和各种鸟类的栖息与繁殖之地,智利和阿根廷对此有领土争议。游玩海峡必须乘坐游轮,其中最著名的一块不大礁石岛上矗立着一座孤独的灯塔,它就是被称作“世界尽头灯塔”的也格来日斯灯塔。据说这座灯塔可以收容人的眼泪,带走你一切的不愉快。
继续向南,到达拉帕塔亚湾,这里景色优美,也是乌斯怀亚的最南端。到了这里,就是大陆的最难端,是陆地上的的尽头。
之后可以乘船到达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的岛屿,冰川风光别具一格。冰川奇形怪状,雪山重峦叠嶂,湖泊星罗棋布。最大的法尼亚诺冰川湖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周围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湖水清且静,风光秀美。火地岛的夏天是最美的,白天长达近20个小时,半夜23时太阳才落入海面,凌晨4~5时,太阳又升起。由于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岛上有不怕人的海豹和企鹅,有优良品种的羊和众多的野兔,茂盛的山毛榉树构成了森林的主体。在岛南面的比格尔海峡一带,还时常有巨大、珍贵的蓝鲸出没。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华游艇和帆船来乌斯怀亚港停泊游玩,人们都愿意在这“世界的天涯海角”体验“世外桃源”的清净感受。
火地岛国家公园是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充满大自然气息,进园探索游览,沿途山明水秀,生机洋溢,还有多种野生动物和珍稀鸟类。这里雨水充足,秋天时候山坡落叶一片火红。雪山、湖泊和原始森林是它的最大特色。沿着3号公路来到世界最南端的火车站——阿莱曼主教市野营地火车站,乘坐小火车前往国家公园。火车站内现在已经改建成了博物馆,挂着各国国旗和许多历史照片,展柜里还展出一些实物和资料。
世界尽头博物馆讲解了乌斯怀亚这个海港的本土和自然历史,那些骨制鱼叉和海狸填充的玩具,让你颇为惊讶。
世界尽头的小邮局,这个建在离南极最近的火地岛国家公园里最南端的巴黑亚海湾边上的“世界尽头的小邮局”。特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独一无二,每天都有无数游客专程前来。邮局里出售印有“世界尽头邮政”字样的明信片,可以现场填写后寄往世界各地,在这里你还可以拿你自己准备好的明信片,让邮政人员帮你印上带有企鹅图案上的印章,十分有意思。
http://jeditv.com/latin-america/argentina/%e9%98%bf%e6%a0%b9%e5%bb%b7%e5%b7%b4%e5%a1%94%e5%93%a5%e5%b0%bc%e4%ba%9a%ef%bc%8c%e4%b8%80%e8%b7%af%e5%90%91%e5%8d%97%ef%bc%8c%e4%b8%96%e7%95%8c%e7%9a%84%e5%b0%bd%e5%a4%b4%e7%9a%84%e4%ba%ba%e9%97%b4/
庞贝古城,火浴重生,凝固在沧桑中的繁华
庞贝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附近,曾是一座背山面海的中小城镇,因西北边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而毁于一旦。城镇街道、房屋被火山灰掩埋,却完整保留了两千年多前庞贝人的生活场景,后来这座庞大的遗址才被渐渐发掘出来。
虽然庞贝古城名气很大,但现在能看到的终究是些断壁残垣,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恢弘的圆形建筑物----竞技场,据说比古罗马的竞技场建筑时间还要早51年,这里主要表演角斗,包括人与人、人与兽之间的角斗,有时也举行体育赛事。虽然场内的看台上长满了草,但不妨碍我想象当年这里人头攒动人们山呼海啸的场景。
竞技场中央的平地搭建了一个临时展馆,馆的外形像金字塔,也可以说像坟墓。走进展馆,一阵低沉凄惨的哀乐声一下子就揪住了人们的心!
原来这里面收藏展出的是一类特殊的藏品,那就是考古学家依据出土的人体硬壳用石膏灌注法制作的人体塑像。在火山喷发的一刹那,无数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气、火山灰的夹击中丧生。火山灰包裹了他们的躯体,凝固了他们最后的姿势,将庞贝人临终前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了下来。虽然这些人已经逝去近2000年,但仍能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以极大的震撼。
从Porta Marina入口进去,就可以看到右手边的维纳斯神庙(Tempio di Venere),它曾是这里香火最旺的庙宇之一。继续向前,有一间长方形的廊柱大厅,还残留着一些雕刻和壁画。对面则是阿波罗神庙(Tempio di Apollo),是庞贝最古老的宗教建筑。旁边是城中最主要的大广场,现在已经长满了草,你可以看看那根矗立着的巨大石灰岩柱,上面雕刻着自由行使的车流,仿佛诉说着这里的过往。
大剧场的对面是一个大草坪,一条7字形的长廊围住广场的一半,这里据说是当年的角斗士学校。长廊展出挖掘庞贝古城的照片及古城壁画等文物。走过长廊往左是一条约60米长的林荫道,路的尽头就是对游人开放的庞贝古城街区了。古城有纵横各两条笔直的大街构成了城内的主干道,使全城呈井字形,街巷纵横交错。笔直的街道铺设平整的石板石块,房屋虽只剩残垣断壁,但可以想象当初完好时的繁华。
庞贝城内有三座公共浴场,这些浴场华丽精妙。下图这个浴场相当古雅,据说建于公元前2世纪,里面有脱衣室、低温浴室、游泳池等,是庞贝城内现存已出土的三座浴场中保留得最好的一座。浴室长廊中圆柱成列,室内墙上的雕塑非常细致,连浴室内一个大理石浴盆也是价值连城。双层设计结构的地板,使下方冒出的蒸汽保持浴场内的温度。据说,当年在这儿出入的多为政客和城中的一些重要人物。
沿着主干道走到城中间就是大广场,广场三面围墙,是长方形的,广场四周建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两侧是两座神庙,整个广场显得宽阔庄严大气,昔日的庞贝何等辉煌。
广场的北侧有朱庇特神庙(Tempio di Giove),两边还保留着凯旋门。附近有一个谷仓,可以看到上百个瓦罐和石膏。
旁边的街道往南走到尽头,会看到Teatro Grande剧院和Teatro Piccolo剧院,附近又有一个神庙。从神庙往北沿着街道走,到路口可以看到背靠着街的Terme Stabiane,它曾是一家澡堂,你会发现古罗马人是多么地热爱洗浴。从这个路口往东边街道走450米左右,有维纳斯马利亚之家(Casa della Venere in Conchiglia),里面有柱廊围绕着的小花园,现在依旧可以看到美丽的女神维纳斯壁画。
再往东走不远到古城的角落,会看到荒草丛生的Anfiteatro,这可是现存最古老的罗马圆形剧场,能够容纳2万名观众,你可以爬到最上排的位置拍摄它的全景,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却依然很有气势。
接下来可以去古城的西北角逛逛,那里有农牧神舍(Casa del Fauno),曾是庞贝最大的私人豪宅,曾被挖掘出城中最壮观的镶嵌画,如今保存在那不勒斯的国家考古博物馆中。还有悲剧诗人之家(Casa del Poeta Tragico),在屋内可以看到描绘剧场的浮雕壁画。另外,维提之家(Casa dei Vettii)也很有看头,客厅墙壁上还保存着许多神秘精致的壁画,描绘了被巨蛇缠住的大力神、爱神的日常生活等情景,据说这些画的颜色即使是用现在的技术也无法再现呢。
从西北角的出口出来后继续向前走,会经过一栋别墅,向右转来到另一栋别墅,叫Villa dei Misteri,这是庞贝保留下来最完整的的建筑之一。走进去参观一下,大餐室的墙上是一幅巨大的壁画《Dionysiac Frieze》,描述了当时一位即将结婚的姑娘拜祭酒神的仪式。
在古城遗址外的东南方向有一座维苏威博物馆(Museo Vesuviano),在Via Colle San Bartolomeo街上,可以免费参观,看看很多有意思的出土文物。
http://jeditv.com/europe/%e6%84%8f%e5%a4%a7%e5%88%a9-italy/%e5%ba%9e%e8%b4%9d%e5%8f%a4%e5%9f%8e%ef%bc%8c%e7%81%ab%e6%b5%b4%e9%87%8d%e7%94%9f%ef%bc%8c%e5%87%9d%e5%9b%ba%e5%9c%a8%e6%b2%a7%e6%a1%91%e4%b8%ad%e7%9a%84%e7%b9%81%e5%8d%8e/
伯明翰,大英帝国的荣光,工业革命的心脏
伯明翰是英国第二大城市,是全英主要制造业中心之一,号称英格兰的心脏,有“英国底特律”之称。也是全国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和运河网的交汇点。伯明翰是大名鼎鼎的,那位发明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的家乡,也是改变全人类命运的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伯明翰目前被分为新城和旧城。从老城火车站出来就看见著名的斗牛场购物中心,它是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整个购物中心分三大建筑群——Selfridges百货公司,Bullring购物中心以及Debehams百货公司,分别与不同的街道以及拥有几千个车位的停车场连接起来。商场与商场之间,不用走出露天可以尽兴地逛。Selfridges百货公司的这幢建筑现在不仅成为了伯明翰的地标,更是建筑书刊杂志上的常客,据甚至已经成为了英国最受喜爱拍摄的十大地标的第三名,仅次于伦敦眼和大笨钟。
维多利亚广场是伯明翰市中心的核心,面积不算大,很容易找到。市政厅、市议会、维多利亚女王像、铁人雕塑等建筑围绕在维多利亚广场的周围,而广场中心著名的浴女温泉是这里最显眼的地标。圣诞节前后,两个广场上会有热闹的圣诞集市,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在广场上晒晒太阳,或者去喷泉边小坐一会儿,感觉不赖。 伯明翰的MOOR STREET,正好就是伯明翰老城的最繁华市中心。
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就在维多利亚广场和张伯伦广场旁边,馆内珍藏了大量珍贵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品,以及一些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藏品。想要了解伯明翰的历史也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包括它是如何成为工业城市的,二战中的角色和战后的发展等等。在维多利亚广场闲逛的时候,可以顺路进去游览一番。
伯明翰图书馆位于伯明翰市区,百年广场附近。它于2013年9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目前为止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建筑设计现代感十足,是伯明翰市的新地标。这里接收了原伯明翰中心图书馆的所有收藏,并拥有全球规模第二大的莎士比亚著作收藏。楼顶的阳台可以俯瞰市区全景。
圣马丁教堂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建于1873年,是哥特式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的一个典型,由Alfred Chatwin设计。从外面看上去圣马丁教堂呈灰暗的褐红色,配上深黑的尖顶和从大玻璃窗里透出的昏黄的灯光,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讲述着历史。教堂古老的尖顶和旁边现代的地标牛环购物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
吉百利巧克力世界是伯明翰最大的休闲旅游景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关于吉百利公司的历史,重温过去几十年吉百利的经典广告,甚至亲自参观巧克力生产线,了解它的生产过程。展馆中还能看到巧克力做的艺术品,如高跟鞋、皇冠、动物模型等等,十分精致,有些《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的感觉。这里尤其适合带小朋友来玩,可以乘坐非常有趣的巧克力隧道游览车,还能看4D电影。沿途常常有派送巧克力的环节,可以边玩边吃,参观结束前还会获赠一杯新鲜的热巧克力。
伯明翰的中国城就在市中心的不远处,规模不小。这里汇集了各种华人餐厅、超市、旅行社和杂货店,也是当地华人最集中的地方。在此,你能买到来自中国的各色货品,虽说价格比外面的市场略贵一些,但好处是基本可以用汉语和老板交流和买卖商品,不必太担心语言问题。满街的中国饭馆拯救了不少海外游子思乡的胃,琳琅满目的粤菜、川菜火锅、茶点,还有那满街的中文招牌,让人格外亲切。
古老的运河区经过艺术家的改造,成为了一个精致而怀旧的特色街区。你可以选择在运河边的咖啡馆小坐,吃上一顿当地特色的简餐,或者在河边的走道上散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著名的购物中心邮箱百货就在运河区的附近。
伯明翰大教堂建于1715年,由Thomas Archer设计,在当时被评价为最具创意的巴洛克建筑。教堂内根据圣经典故,绘制了四块巨大的彩色玻璃,主题依次为诞生、受难、升天、审判,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进入到教堂内,你能感受到这里光与影绝佳的美:教堂的彩绘玻璃窗由著名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所创作,阳光投射进教堂内,对于游客来说都是一次身与心的洗礼。
珠宝角博物馆。伯明翰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生产中心,而这座工厂最初在十八世纪就建成了,现在改造成了一座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博物馆内的展品向游人介绍了伯明翰悠久的贸易史,也有关于珠宝制造的展示。
在二战期间,伯明翰受到猛烈的轰炸,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已毁坏殆尽,目前都是20世纪50和60年代重新建设的,但现在这座城市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正在化腐朽为神奇,独树一帜的文化及建筑瑰宝点缀于市中心,城市规划者们更是紧随时代步伐,独具匠心地更新着伯明翰的形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让那些工业废址和穿越而过的运河重现活力。现在,这里到处都是迷人的店铺、人生鼎沸的酒馆及活力四射的店铺。
http://jeditv.com/europe/united-kingdom/%e4%bc%af%e6%98%8e%e7%bf%b0%ef%bc%8c%e5%a4%a7%e8%8b%b1%e5%b8%9d%e5%9b%bd%e7%9a%84%e8%8d%a3%e5%85%89%ef%bc%8c%e5%b7%a5%e4%b8%9a%e9%9d%a9%e5%91%bd%e7%9a%84%e5%bf%83%e8%84%8f/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