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鹿皮关,昆山对峙石塘拥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长城鹿皮关,隶属于石塘岭堡,为石塘路军事指挥中心,北有骠骑堡及长城北沿线,西为石塘岭关、南北石城,东到黄石口,陈家峪关,南有石塘岭敌楼驻守相呼应,防御地位极其重要。鹿皮关关门东西两侧悬崖峭壁,山色似鹿皮斑纹,鹿皮关由此而得名。

鹿皮关位于密云县城北部25公里处。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口,它北通河北省的丰宁县,在西北与怀柔县接壤。鹿皮关就在白河的西岸边,口门较小,仅容一人一骑通过,关近河流,易守难攻,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险。在鹿皮关两侧沟谷中,有景观奇特的黑龙潭风景区。1971年在鹿皮关外白河川上,修建了一座东西长达百米的"大关桥"。

根据古籍记载:万历年增修石塘路鹿皮关,“石塘岭路东自陈家峪口西抵开连口(亓莲关)延袤一百五十里南至怀柔县密云县”“空心敌台五十九座”。乾隆《平阳县志》:“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峨眉”之句。”

要去鹿皮关,则需要先上石塘岭,然后随明长城一路走。首先乘车至溪坑店行政村岭下自然村下车,沿着岭下溪,过十八家村,走向上水碓坑,走向石塘岭。溯溪而上,沿途风光甚为秀丽,溪流弯曲,岸树倒影,鸡鸭嬉戏,农舍隐约,稻谷飘香,遍地金黄。此处三面青山环绕,重峦叠翠;一面朝向万全平原,极目辽阔。

村北是城堡城墙遗址,低矮的土堆可以有依稀的痕迹。北城墙毗邻白河南岸,西北不远就是骠骑堡(马营城)遗址。城东也有部分城墙基础残余。没设蹬城步道因此无法登楼。外围转一圈北、南三孔,东、西各两孔,保存的还是相当完好。这个城楼与东南西北都可联络,其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从老路上山。山径原有六七十公分宽,但由于走的人少了,杂草丛生,显得窄得多。而且,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洒落着牛粪,时不时碰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有些打滑。路边长满了各种树木,虽不是特别高大,却是密密麻麻的,藤蔓相连,让人感到荒凉与静寂,有一种枯藤老树昏鸦、溪流苔深路滑的感觉。

站在岭脚,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大山,两边大山耸立,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南面是石塘山、大布山,北面是焦下山、万盘尖,群山之间凹处有一条山岭,大约海拔二百米左右高,这就是石塘岭。

在山坳小平地的东侧与南侧,有一堵大石块砌起来的围墙。在东侧围墙边和山坳西部边缘,各长着一棵大树,两棵树姿势挺拔,傲视远方。机耕路到了此处就成了断头路,往西边山下的机耕路还没有修建。山上行人稀少,非常冷清,算得上荒山野岭。

走到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稍作休息一下,仰头看了看两边的山峰,危峰兀立,山壁陡峭,嵯峨黛绿,蓊郁荫翳。岭北面为万盘尖,高耸入云,云遮雾绕;岭北面为大布山,群山连亘,苍翠峭拔。回看石塘岭山顶,雾气迷漫,山径蜿蜒曲折,豁然想起,心有余悸。难怪南宋瑞安诗人陈昌时在《过石塘岭》诗中写道:“谁凿崔嵬立作门,开山僧老世曾闻。灵风一夜茶初熟,人在半空身在云。”

石城镇北临白河谷地,东接密云水库。北石城的山上建有连绵起伏的长城,但大多坍塌,连城墙都不复存在,只剩下大块石条铸就的路基,原来这里自古就出产花岗岩、透灰石等建筑材料,长城就地取材,也就形成了不用城砖而用石条的现象,也可能是质量等级不高,敌楼、烽火台、城墙大多坍塌,只剩下很少的几个敌楼,貌似也经过整修。从北石城向鹿皮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基本上都是沿着破碎的野长城一路攀登,是非常考验人毅力的一段路程。

路边有一条小溪,涓涓细流向山下流去。清晰的流水声使周围显得更加幽静。秋风吹落了树叶,无声无息地飘零在小溪中,静静地躺在溪底,整条小溪显得静谧,神秘。这条溪名为丁岙溪,源于石塘岭北麓,沿着石塘岭流下,穿过丁凤行政村,流入曹村港,最后汇集到飞云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功夫。转过一个山峰,鹿皮关便出现在眼前。鹿皮关长城北通河北省的丰宁县,西北与怀柔县接壤。登上长城望海楼,群山环抱、碧波荡漾的华北明珠密云水库即呈现在眼前。它北通河北省的丰宁县,在西北与怀柔县接壤。明长城从白河东西两山的顶部直插谷底,位置比较险。有一座敌楼已经损毁比较严重了。要注意安全。

走得有点累,但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与收获,回来的路上,自得其乐。“暮秋攀登石塘岭,山径崎岖飞鸟尽。宋时关隘今何在?古树无言对苍天。” 若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曲雄浑的交响乐,那么密云鹿皮关长城则是其中最为高亢的华丽乐章。
http://jeditv.com/china/beijing/%e9%b9%bf%e7%9a%ae%e5%85%b3%ef%bc%8c%e6%98%86%e5%b1%b1%e5%af%b9%e5%b3%99%e7%9f%b3%e5%a1%98%e6%8b%a5%e9%9a%9c%ef%bc%8c%e4%b8%80%e5%a4%ab%e5%bd%93%e5%85%b3%e4%b8%87%e5%a4%ab%e8%8e%ab%e5%bc%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